碳盤查相關輔導及服務;ESG永續報告書撰寫、CBAM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碳足跡、溫室氣體盤查、氣候因應財務揭露
歐洲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是歐盟為應對氣候變化和碳洩漏等問題所推出的政策工具,旨在確保進口產品的碳排放也受到控制,從而實現更為永續的全球供應鏈和減排目標。CBAM的實施將對全球貿易格局和產業結構產生深遠影響,我們將在此深入探討CBAM的背景、實施步驟、影響和未來展望。
一、CBAM的背景和必要性
歐盟一直致力於實現氣候中和目標,即到2050年將碳排放減少至淨零水平。然而,碳排放的控制不僅僅是在國內進行,還需要確保進口產品的碳足跡不會對歐盟的減排努力造成威脅,這就是CBAM的必要性所在。在全球供應鏈日益密不可分的今天,部分高碳排行業可能會選擇將生產轉移到碳排放法規較為寬鬆的地區,導致所謂的“碳洩漏”現象,這種情況下,雖然歐盟自身的碳排放有所下降,但全球碳排放整體未見減少,甚至可能增加。CBAM旨在遏制這一現象,保護歐盟的氣候目標和市場競爭力。
二、CBAM的實施步驟分為幾個階段:
試行階段(2023年10月1日起):
進口商需提交碳排放相關數據,但暫不需繳納費用。
過渡期(2026年1月1日起):
正式實施付費制的CBAM。初始階段涵蓋鋼鐵、水泥、化肥、鋁和電力等高碳排產業,視情況擴大範圍。同時,EU ETS的免費排放配額將逐步減少。
全面評估期(2027年底前):
歐盟將對CBAM進行全面評估,考慮國際協議進展以及對開發中國家進口影響等。2027年後,CBAM將全面實施,擴及更多產業。
全面實施期(2034年):
EU ETS免費配額全部取消;CBAM全面實行、擴及其他產業。
歐盟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實施進程
三、CBAM的運作方式
CBAM的運作方式相對複雜。進口商需提交進口產品的碳排放數據並購買相應數量的CBAM憑證,以證明產品的碳排放已經得到控制。CBAM憑證的價格將根據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的配額價格進行計算。進口商需要按照每噸二氧化碳排放量購買CBAM憑證,以匹配其進口產品的碳足跡。然而,如果進口商可以證明他們已經支付了原產國的碳價稅費用,則可以在購買CBAM憑證時獲得相應的減免。
另外,企業可以通過兩種方法計算產品的碳排放量。首先,可以使用默認方法,即假設進口產品的碳排放等於同一產品歐盟生產商中排放量最差的10%的平均排放量。其次,進口商可以使用具體的數據計算產品的實際碳排放量,並考慮原產國支付的碳價。
四、CBAM對產業的影響
CBAM的實施將對一些高碳排產業產生直接影響,包括鋼鐵、水泥、化肥、鋁和電力等。這些產業將需要根據其產品的碳排放量購買CBAM憑證,這可能增加其生產成本。然而,這也將刺激這些產業更加注重減排和環保技術的應用,從而推動清潔能源和低碳技術的發展。
此外,CBAM的實施還可能對進口產品的價格和市場競爭力產生影響。一些進口商可能需要支付額外的CBAM憑證費用,這可能導致產品價格上升。然而,這也有助於促進本地產品的銷售,從而提高產業競爭力。
歐盟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針對商品管制對象圖
五、歐盟CBAM對台灣的影響
根據統計數據,台灣是進口到歐盟的許多產品的主要供應國之一,尤其在鋼鐵製品方面佔有重要地位。然而,CBAM的實施可能會對台灣的部分產業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根據歐盟的列管清單,台灣的部分產品將需要提交碳排放相關數據並購買CBAM憑證,這可能會增加其進口成本。另外,一些產品的價格可能會受到影響,這可能會對台灣的出口市場造成一定程度的挑戰。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CBAM的實施過程中存在過渡期,台灣的進口商有時間進行調整並適應新的規則。同時,台灣政府可以通過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鼓勵產業進行減排和技術升級,以應對CBAM可能帶來的影響。此外,台灣還可以考慮與歐盟合作,推動雙邊或多邊的氣候合作項目,以實現共同的減排目標。
未來台灣出口歐盟產品受影響的項目表
六、CBAM的產品計算方法
CBAM的計算方法涵蓋了不同的產品排放範疇。
簡單商品(Scope-1): 對於直接排放源,,即需要使用零嵌入排放的投入材料(前驅物)和燃料所生產的商品。生產者需要向歐盟申報其產品的碳排放量,這可以通過監測生產過程中的能源使用和排放來實現。
外購電力(Scope-2): 也就是來自外部供應商的電力購買,雖然不需要對排放量進行直接計價,但這也是一個需要申報的範疇。生產者需要透明地揭示其來自不同能源來源的外購電力比例,以確保相關的排放成本得以納入計算。至於外購蒸氣則列入範疇一直接排放源的投入材料。
複雜商品(Scope-3): 包括除簡單商品之外的商品(有嵌入或前驅物材)的排放。這一範疇的排放計算較為複雜,涉及多個環節和多方合作。生產者需要與供應鏈合作,收集和分享相關數據,確保這些間接排放得以合理計算和申報。
CBAM的計算方法因不同範疇而異,從簡單商品到複雜商品,都需要生產者進行排放量的申報和計算。這一機制旨在確保進口商品的碳排放成本與歐盟內部商品的成本相符,進一步促進碳減排和可持續發展。
歐盟CBAM的產品排碳計算方式
七、CBAM的產品碳排放量查驗流程
CBAM(碳邊界調整機制)的產品碳排放量查驗流程如下,根據歐盟公告的最新資訊:
1.申報者(進口商): 進口商是產品碳排放量查驗流程的起點,他們需要提交有關其進口產品的相關資料和文件。
2.國家授權實體 (National Accreditation Bodies): 歐盟成員國的國家授權實體負責確認和核准第三方驗證機構,以確保其在產品碳排放量查驗方面的資格和能力。
3.查驗者 (Verifier): 第三方驗證機構(查驗者)由國家授權實體核准,負責對進口產品的碳排放進行驗證。他們將根據歐盟指定的計算方法和要求,對進口產品的碳排放進行評估和驗證。
4.他國生產設施 (投入) (3rd Country Installations - Input Products): 如果進口產品的生產過程涉及他國的生產設施,這些設施所使用的能源類型、原材料和生產方法等將需要被申報並納入碳排放計算。
5.他國生產設施 (最終) (3rd Country Installations - Final Products): 如果進口產品的最終生產設施位於他國,則這些設施的碳排放也需要被納入計算和驗證流程中。
6.申報者 (進口商): 進口商需要提交產品的碳排放計算和驗證相關資料給國家授權實體以及查驗者,以證明其產品的碳排放量符合歐盟的要求。
7.歐盟執委會 (European Commission): 歐盟執委會負責監督和管理CBAM政策的執行。他們可能會對進口產品的碳排放量查驗流程進行審查,確保各方遵循政策的要求。
CBAM的產品碳排放量查驗流程涵蓋了申報者、國家授權實體、查驗者、他國生產設施(投入和最終)、歐盟執委會等多個參與方,以確保進口產品的碳排放量的正確性和符合歐盟的要求。以上資訊基於歐盟最新公告,可能會因政策變化而有所調整。
CBAM(碳邊界調整機制)的產品碳排放量查驗流程圖
八、未來展望
CBAM的實施是歐盟在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和碳洩漏問題上的重要一步,也是鼓勵全球清潔工業發展的措施之一。然而,CBAM只是一個開始,隨著全球氣候議程的發展,更多的國家可能會考慮引入類似的碳邊境調整措施。這可能導致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同時也為全球減排目標的實現提供了一個新的契機。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是一個重要的政策工具,旨在解決碳洩漏問題,促進全球清潔工業的發展,並確保全球減排目標的實現。CBAM的實施將對全球貿易格局和產業結構產生深遠影響,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機會,促使各國共同努力實現全球氣候解決方案,建立更為可持續的未來。